撰稿:高亚平
整理:孟令武
图片:基本来自网络,谢创作者
摘抄:上世纪六十年代,孩子们常在一起玩耍。一些玩过的游戏,无论过了多久,都是那么令人难以忘怀。尽管当时的物质条件远远不如今天,但是要论游戏的趣味性和给孩子们带来的欢乐,那些简单的游戏似乎毫不逊色。过去的学校,没有把分数当成惟一的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,孩子们也没有感受到升学激烈竞争的莫大压力,因此有很多时间用来疯玩,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是难以理解的。当时的学校布置的课外作业不多,很多在学校里就做完了,学生们回家就是玩耍。特别是当时的家庭里没有电视机和电脑,多子女的家庭居多,孩子们放学后都是扎堆儿凑在一起玩耍,所以玩得格外有趣儿。
童年
当年,这些儿时的游戏曾经让我们流连忘返;
如今,回忆起这些游戏依然让我们梦绕魂牵……
一、游戏、活动竞技类:
50)爬树:比谁爬得快、爬得高。
▲
51)玩“东南西北”: 玩的时候,就问对方:“你要哪一面?”对方说:“我要北面。”
打开一看:“哈哈,你是放屁虫。”
▲
52)搭城门 :先由两名小朋友双手相拉并高高举起,意寓搭起的城门。其他小朋友们要一个跟着一个唱着歌谣从城门下钻过去。等大家把儿歌念完,立即关掉城门,被套在城门里的小朋友就要回答问题,说出来了,就继续玩,说不出来,就要表演个节目,然后重新开始游戏。
▲
53)梳子篦子 :她俩背对背站着,四臂勾在一起,然后一人弯腰把另一个人背起,放下后,另一个人又把对方背起。
▲
54)捻捻转儿 :玩的时候,拇指和食指捏着捻捻转儿的上端,用力一捻,猛地松手,它就在平整的地上或者桌面上旋转起来。
▲
55)瞎子背瘸子:两人一组,一人背着另一个人,背人者蒙眼,先原地转三圈,然后开始背另一个人,由背上的人指挥前进。背上的人双脚不能着地,背人者不能用眼睛看,要相互信任,提高团结协作精神。
▲
56)吹蒲公英: 女孩子尤其喜欢吹薄公英,好像很浪漫,很幽雅。
▲
57)抓子:又叫当子儿。两人叉开腿面对面坐下,先由一方将一把碎石子散扔在地上,再将一颗扔向空中,趁这当儿用手尽量拾抓地上的石子,随后再接住空中落下的石子。然后将拾抓起来的石子放入另一手中,继续以上动作,直到将地上的石子抓完。接不住空中石子为失败,游戏交给对方进行。最后以抓拾的石子数定输赢(有规定抓拾时不能碰其它子,碰到算坏,由对方开始)。
▲
58)猜灯谜
▲
59)算盘游戏
▲
60)跳马:一人弯腰当马,其他人轮流跳过去,当马的越升越高,谁跳不过去就替换成马,常有强行下压倒马的事发生。也叫“跳山羊”,当年普及率极高,几乎全中国的孩子都是高手。一个人当“山羊”,其他人助跑一段后,撑住“山羊”的背或双肩,双腿分开从“山羊”头上越过。“山羊”会越长越高,先是手撑脚背或小腿,然后手撑膝盖,再站直。
照片名称:跳马
所属相册:贴图
照片描述:那个岁月,学校的体育器材非常贫乏,这项民间自娱自乐的危险“运动”,是男孩子们的最爱,乐此不疲。
▲
61)推马车:乙脸向下,两手着地,甲掂着乙的两个脚脖,乙用两手交换前行,意为推马车。
▲
62)摔跤
▲
63)挤油渣(挤香油):一般冬天才玩,一排人靠墙站好,一起往中间挤,谁被挤出来,谁就是油渣。“挤呀挤呀挤香油,挤出来巴巴换糖球”,劲儿大的就把劲儿小的挤出来了。
▲
64)吃槐花、吃榆树钱、摘酸枣、摘麻果、够梧桐子:
采摘槐花(够槐花)
▲
摘酸枣
▲
摘麻果
▲
路边的榆钱,四月上旬就落得差不多了。小时候能吃到嫩绿的甜甜的榆钱是很得意的。
▲
够梧桐子。
梧桐属梧桐科梧桐属的落叶大乔木,高达15米, 《花镜》一书里说:“梧桐,又叫青桐。皮青如翠,叶缺如花,妍雅华净。四月开花嫩黄,小如枣花。五、六月结子,蒂长三寸许,五稜合成,子缀其上,多者五、六,少者二、三,大如黄豆。” 最难得的是这厮的种子、花、叶、根、皮等均可入。
▲
小时候,一个城市没几个电影院,一般都没钱去看,五分钱一场也拿不出来。有时周围厂矿放露天电影,我们就早早拿个小板凳去占地方,有的还爬到树上,趴楼顶上,或是坐电线杆上、坐砖块上,甚至就是挤到前面靠边站着,多冷多热多远都不在话下!
一旦影幕正面实在人太多或来晚了,还可以在影幕后面看,只是人和字都是反的,就是水平转了180度而已,左右旋转,不是上下翻转,还能凑和看。
▲
65)看小人书、看电影
▲
66)滑滑梯
▲
67)扫射 :尿得高,尿得远。
▲
68)坐花轿
▲
69)扯锯 拉锯:拉锯,扯锯,姥家门口唱大戏,接姑娘,唤女婿,小外孙也要去。他妈不让去,嫌他太淘气……
▲
70)跷跷板
▲
71)火车轧钉:我记得小时候,有一段流行把大钉子放铁轨上,火车一压就成扁的了,巨像宝剑,那时候拿一个这种瘪钉子,相当拉轰……
72)拣瞎了的炮仗哧花:不用花钱或没钱买鞭炮,常这样玩。每当过年放鞭炮,就会捡些光滑的鹅卵石,再去炮仗皮里找那些未点燃的鞭炮,撕掉鞭炮外皮取出里面的火药,接着用纸包好火药和鹅卵石,用力猛得一摔,“啪”的一声巨响就会在耳边响起。或者捡来没响的炮仗(也叫小鞭),折断露出火药,点着火药“哧”的一声,看火花喷射也是一种享受。再进步一点,就是同捡来震掉没响的带捻的炮仗结合,将带捻的炮仗的捻放到撅断的炮仗的火药上,就像架起的轻式机关枪,点燃炮仗捻,随着炮捻的燃烧,就会连带哧花,接着就是炸响,不花钱看哧花听炮响,又是自己操作,真美!
▲
73)踢沙包: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游戏之一,在游戏过程中,既发展了孩子们的平衡协调能力,又锻炼了孩子们上下肢配合能力等。踢沙包需要的场地小,玩具可随身携带,方便耐玩,而且在游戏过程中还能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。踢沙包是以所踢次数多者为胜。
▲
74)这是女同学在冬天课间时,为缓解上课时被冻僵的脚常做的游戏。
▲
75)摸树猴:
这是胆量和智慧的游戏。玩这个游戏的是八九十来岁的孩子,太小的不会玩,太大了不想玩了。
“摸树猴”就是在树上捉迷藏。玩这样的游戏人越多越好玩,当然也不能太多,五六人、七八人最好,再多的话在树上就躲不开了。
用伸黑白手(就是手心手背)或者剪包锤的办法选出一个人,他就是捉人的人。上到树上前,我们先用手绢或者红领巾把他的眼蒙上,然后大家各自选好一个位置站好,一个人说“开始”后,捉的人马上开始行动了,他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抓一个替他的人。这个游戏必须有爬树的技术,要胆大、细心,并且对树况要熟悉,否则蒙着眼睛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走一步的。捉住一个人,第一个人就把手绢给下一个人蒙上,游戏继续。
为了不被捉住,要尽可能的往细树枝上站,或者往树高处爬,在这中间要敛声屏气,不要弄出声音,即使看到捉的人往自己的方向摸过来,转移时也要尽量不发出声音,因为捉的人是根据声音来判断哪里站的有人。有时间捉的人总也捉不住一个人,我们便会故意暴露自己的行踪,引他过来,在他过来的一刹那荡到另一个树枝上。当然也有失算的时候,捉的人摸过来了,你又无处可逃,只有乖乖就擒。为了阻止捉的人过来,我们会使劲地摇晃自己所站的树枝,捉的人害怕了就会返回,如果碰个胆大的,说什么也要过来时,因为怕树枝禁受不住两个人的重量,也只好乖乖地投降。
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叫“摸树猴”了吧,孩子们就像一群猴子在树上游来荡去,不胆大不会爬树的人只有羡慕的份了。那时间作业很少,好像整天都在玩,放学回家也没有家庭作业,整天疯玩。哪像现在的孩子一天到晚都在写作业,童年的记忆里只有作业了。
在我们的记忆里,好像没有人因为玩这个游戏出过危险,至多从树上掉下来,摔疼了屁股而已。
76)握手平衡,两人对抗:
①两个人脸对脸站立,四个脚在一条之线上,摆出类似于马步的姿势,前脚相抵。两个人的手握在一起,通过向对方施力和放力,尽可能是对方失去平衡而获胜。这种游戏的架势颇有一点“太极”或“推手”的感觉。不仅适合于任何年龄的孩子,甚至成年人也可以玩。
▲
② 两人相对立正,双手平举手掌相抵 ,将对方推退步改变立正姿势为胜。
▲
77)单脚推人:
每个人只能单脚着地,互相推,尽可能把对手推出界外或者使他双脚着地。
▲
78)打雪仗
▲
79)划拳上台阶:
两个人首先站在台阶的最下面一级,互相划拳(石头、剪子、布,Ceⅰ包子Ceⅰ),胜者上一级,看谁先到最上面。
▲
80)找东西:
这是在“藏猫猫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,不同的是:藏的不是人,而是东西。
▲
81)击鼓传花:
数人或几十人围成圆圈坐下,其中一人拿花(或一小物件);另有一人背着大家或蒙眼击鼓(桌子、黑板或其他能发出声音的物体),鼓响时众人开始依次传花,至鼓停止为止。此时花在谁手中(或其座位前),谁就上台表演节目(多是唱歌、跳舞、说笑话;或回答问题、猜谜、按纸条规定行事等);偶然如果花在两人手中,则两人可通过猜拳或其它方式决定负者。
▲
82)拾麦穗
▲
83)溜地瓜:从地里翻找漏收的地瓜、花生。
▲
84)拍球:比一次拍球不坏次数。
▲
85)玩纸船:叠纸船放在水盆或水流里,借助手豁水的动力使船行走(配合木板、绳子就更有趣)。
▲
86)游泳:河里、渠里、水沟里、澡堂里、游泳池里都是我们玩水的天地。
▲
87)捞球:无论是皮球还是其它可飘在水面的东西,利用水的浮力就能将掉在洞里手又够不到的“它
”捞出。
▲
88) 打水漂:选用扁形石头、瓦片。玩时用力将瓦片擦水面飞出,瓦片碰水面弹起,继续向前飞行,再碰水面弹起,反复多次,直到瓦片落入水中。看谁掷的又远抛起的水花最多。
▲
89)弹火柴:把火柴头朝下立在火柴盒的黑皮上,用食指摁住,对准目标,然后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按住食指,用食指把火柴迅速弹出去。这样火柴就能“哧”的一声,带着火飞出去。
▲
90)拉勾:两个人的小拇指勾起,一边晃着一边说着“拉勾上吊,一百年不准变。”平时两个人在许诺的时候用。
▲
91)上房、掏鸟窝、抓青蛙:算不上游戏了,但在儿时有这重要一页。除了男孩子,有些顽皮点的女孩子也有此一笔,勇敢的体现吗!
1、苏式尖顶楼房的最高层走廊里有一个出入孔,主要用于维修上下。顺着此孔爬进去,脚底下实际是顶层各家房顶,上面就是楼瓦,掀个窟窿,钻上去就是楼顶。那时的楼层高,下望还是很怕人的。那时的屋顶不是水泥的,很脆弱,同学WXZ就是在我们退回时在走廊顶掉到走廊里的,小孩韧性好,毫发无损。
▲
2、掏鸟蛋、逮麻雀,很多孩子都干过,况且那年代“除四害”,麻雀是四害之一。我们是在晚上带上手电,在各平房屋檐下寻觅。麻雀又叫家雀儿或老家贼,它夜盲怕光,晚上看不见,手电一照动都不动,手到擒来。
▲
3、捉青蛙也是晚上用手电。在池塘、在河边,循声判断多少,一旦发现青蛙踪迹电光罩住,它不会跑,等你擒来入囊。
▲
92)爆米花:小时候的爆米花主要是玉米嘣的,想吃甜的放点糖精。还有大米、小麦嘣的。
▲
93)儿戏:挑逗
▲
94)放大镜点燃纸
▲
95)杆秤称体重的岁月(同称小猪娃一个办法)
▲
96)小时候也没什么作业,每天疯着玩不回家。那个纯净,那个乐!
▲
97)小时候玩过的铁锨游戏
▲